法华经原文网

《大乘大义章》

发布时间:2019-11-07 10:34:29作者:法华经原文网

  《大乘大义章》,又称《大乘义章》、《鸠摩罗什法师大义》、《法问大义》、《问大乘中深义十八科》。三卷。东晋庐山慧远大师(334-416)问,鸠摩罗什(344-413)答。民国十九年(1930),中国佛教历史博物馆重刊,题名《远什大乘要义问答》。

\

  慧远大师为我国净土宗初祖,庐山白莲社创始者。雁门楼烦(山西崞县)人,俗姓贾。十三岁,游学许昌、洛阳,博通六经、老庄之学。二十一岁,偕弟慧持于太行恒山(河北曲阳西北)听道安大师讲《般若经》,有所领悟,慨叹“儒道九流皆糠□”,与弟俱投道安大师座下,剃度出家。  师精于般若性空之学,年二十四即登讲席,时引《庄子》一书以说明佛法的实相义,使惑者晓然领解,自是,道安大师乃听其不废俗书之议。东晋太元六年(381),南下庐山,住东林寺传法,门人甚众。师致力于经典的研究,常慨叹江东之地经典未备,禅法不闻,律藏残缺,于是命弟子法净、法领等,远寻众经以传译之。每逢西域三藏,辄恳恻咨访。太元十六年,迎请罽宾沙门僧伽提婆译出《阿毘昙心论》、《三法度论》等。  闻鸠摩罗什入关中,即遣弟子道生、慧观、道温、昙翼等赴长安师事之,学习龙树系的空观大乘,又常以书信与罗什往返研讨义理。昙摩流支来华时,师曾遣弟子昙邕参与译出《十诵律》。又自长安迎请佛陀跋陀罗至庐山译出《达磨多罗禅经》。于宣扬大乘般若学的同时,也提倡小乘禅数之学。对改革中国佛教问题,更有其深远的见地。  元兴元年(402),师与刘遗民等百余同道创立白莲社,专以念佛为修行法门,共期往生西方净土,三十余年未曾出山。元兴二年,桓玄下令沙汰沙门,令沙门尽敬王者,师乃着《沙门不敬王者论》,阐论出家众对王权并无屈服的必要,针对当时王权统治下的佛教,主张保有佛教的传统性。  师内通佛理,外善群书,为当代所宗,亦受国外僧众所钦敬。庐山的东林寺为当时南方佛教中心,与罗什所居止的长安中分天下。着有《庐山集》十卷、《大乘大义章》三卷、《明报应论》、《释三报论》、《辩心识论》、《沙门袒服论》各一卷及《大智度论抄序》等。  慧远于庐山名震南北之时,鸠摩罗什以一代佛教权威的身分被迎进长安。不久二人即开始通信往来,鸠摩罗什把慧远看作“东方护法菩萨”,慧远在书信中一再表达出对罗什的诚挚之情,并以袈裟和天漉器相赠。在涅槃常住的说法尚未传入中土时,慧远即主张佛是常住不变的,并撰写《法性论》,说明究极之道是常住不变的。罗什阅此《法性论》后,以为慧远虽尚未见到经典,但其主张都契经契理,而给予很高的赞叹。  又据《高僧传》所载,罗什译出《大智度论》百卷后,秦主姚兴以此论赠予慧远,并且致书慧远,请其为《大智度论》撰写序文,以阐扬龙树菩萨造此论的本怀。慧远此时已七十余高龄,虽然婉拒撰写序文之事,但对《大智度论》的研究,却是兴趣盎然。他觉得百卷部头,份量太多,文句繁杂,初学不易入门,于是摘抄扼要的部分,作《大智论抄》二十卷,让学者较易理解。  慧远虽然大小乘兼修,空有二宗并学,但也意识到自己对于佛典的理解尚有不透彻之处,所以屡次向罗什请教佛学方面的问题。慧远提出数十条佛学疑问,向罗什请益,罗什一一作答。本书就是集罗什与慧远的问答而成,共分三卷十八章。上卷有六事、中卷有七事,下卷有五事,内容以罗什的覆书占绝大部分,所以又称《鸠摩罗什法师大义》。各章大要概略叙述如下:  一、问答真法身  慧远问:法身与色身有何差别?法身无去无来,无有起灭,与泥洹同像,云何可见?  罗什回答:法身同于变化,化无四大五根。真法身是遍满十方虚空法界,光明遍照无量国土,说法音声常周十方无数国,具足十住菩萨乃得闻法。佛法身出于三界,不依身口心行,无量无漏诸净功德本行所成,而能久住,似若泥洹。法身实相无去无来,无为无作,同于泥洹。  慧远大师于是领解其义有三:□法身的实相是无来无去,与泥洹相同。□法身同化,没有四大五根,如水月镜像之类。□法性生身是真法身,能久住于世,犹如日现。  二、次重问法身并答  慧远次就法身设问:法身依何理而得生?  罗什回答:小乘是以三十七道品、佛十力、四无所畏、十八不共法等无漏功德为法身。大乘谓一切法无生无灭,言语道断,心行处灭,无漏无为,无量无边,如涅槃相,是名法身。诸无漏功德并诸经法,亦名法身。法身菩萨无有生死,存亡自在,随所变现,无所罣碍。  三、次问真法身像类并答  慧远问:经典上说佛陀身相具足,光明彻照,端正无比,但其真法身是否与经典所说相同?  罗什引经回答:佛陀法身是本愿业行因缘,自然施作佛事。如《密□经》说,佛身是随机应化,法身神力无所不能,不同的众生,所见的形色,所闻的音声,各不相同。  四、次问真法身寿量并答  慧远问:凡夫的寿命依各人的行业而定,法身菩萨的寿命依何而定?  罗什回答:法身有二种:一是法性常住如虚空,无“有为、无为”等戏论;二是菩萨得六神通,而尚未成佛时,其中间所有之形,名为后法身。所谓法性,是有佛无佛,常住不坏,如虚空无作无尽。  五、次问修三十二相并答  慧远问:修三十二相,是以此具烦恼的色身而修,或是依法身而修?又所缘的佛是真法身佛或变化身佛?  罗什回答:法身虽可以假名说,但不可以取相而求。  六、次问受决法并答  慧远问:受决(记)菩萨是真法身受决?或是以变化身受决?  罗什回答:关于菩萨的受记,说法各有不同,或有人言,为利益众生而受记,有以肉身菩萨而受记,有众生未发心而受记,有人现前发心,不与受记,有舍生死身受法身而得受记,有菩萨从无量诸佛受记,□□等。  七、问法身感应并答  慧远问:法身菩萨若无四大五根,如何显现神通?  罗什回答:法身无“有、无”等戏论,菩萨的四大五根非常微细,非凡夫二乘所能见,唯同地以上诸菩萨及可度者才能见到。如《不可思议解脱经》所说,十方大法身菩萨于佛前会坐听法,而坐在佛陀左右的千二百五十大阿罗汉却无法见到。这是因为先世不曾种见大法身菩萨会坐的因缘。  八、次问法身佛尽本习并答  慧远问:真法身佛断尽本习残气时,是以三十四心而断,或以九无碍、九解脱而断,或以一无碍、一解脱而断?  罗什回答:以三十四心、九无碍道、九解脱道断尽习气,均非佛说。在四阿含、毘尼及大乘经典均无此说,只有阿毘昙派的学人,作如是分别。在大乘经中,谓佛陀以一念慧断一切烦恼,于无量劫来修习明利,最为第一。  九、次问答造色法  慧远问:经典中说,四大不能自造,而能造色,意义为何?  罗什回答:经典上说,一切所有色是四大及四大所生,此义深远难明。四大分为内、外,外四大是山河风热,内四大是骨面温气。众生以此四大称为身,身中生眼等五根,由五根分别而生五尘,五根五尘都是由四大所生的色。佛说一切色,皆是虚妄颠倒不可得。诸佛所说好丑此彼,皆随众生心力所解,而有利益之法,无定相,不可戏论。  十、次问罗汉受决并答  慧远依《法华经》说罗汉受记为佛,提出三问:□声闻无大慈悲。□无沤和(方便)与般若。□临泥洹时,得空空三昧,断尽一切爱着之情,其爱习残气依何而生?  罗什回答:说阿罗汉还生者,只有《法华经》,声闻三藏及大乘教法都说阿罗汉于后边身灭度。如果专执《法华》一经,则其余经典所说皆属虚妄,因此不应执于一经,不信一切经法,五不可思议中,诸佛法是第一不可思议。唯有佛陀知阿罗汉涅槃当作佛。  十一、次问念佛三昧并答  慧远因《般舟三昧经》中引梦喻来解释念佛三昧,而产生疑问:念佛三昧,定中见佛,是定中佛?是外应众生而现之佛?定中的见佛是否虚妄?  罗什对此问,回答:见佛三昧有三种:□菩萨或得天眼、天耳,或飞到十方佛所,见佛难问,断诸疑网。□虽无神通,常修念阿弥陀等现在诸佛,心住一处,即得见佛,请问所疑。□学习念佛,或以离欲,或未离欲,或见佛像,或见生身,或见过去、未来、现在诸佛。这三种定,都名为念佛三昧。般舟三昧的定中佛,决不是虚妄,乃依于定力得见诸佛。  十二、次问四相并答  慧远问:生、住、异、灭四相是同时并用?或是有前后的差别?  罗什回答:小乘经说生、灭、住、异四相,只有名字,无有定相。大乘经则说生是毕竟空,如梦幻。生法无有定相,一切法无生无灭,言语道断,灭诸心行,同泥洹相。  十三、次问如法性真际并答  慧远问:经典说法性时,则说有佛无佛,法性如故;说如,则明受决为如来;说真际,则言真际不受证。这三种说法,究竟是何意义呢?  罗什回答:道法是一,分别上、中、下,故名为三乘。初为如,中为法性,后为真际。真际为上,法性为中,如为下。随观力故,而有差别。菩萨未得无生法忍,观诸法实相,名为如;得无生法忍,深观如故,名为法性;若坐道场,证于法性,称为真际。  十四、问实法有并答  慧远问:《大智论》以色、香、味、触为实法有,乳酪为因缘有。但是经典上却说色、香、味、触是由四大所造色,色以四大为根本,岂非因缘和合?论中又说一切法无定相,得神通者能令水作地,地作水,四大能随力而变,因此,四大与造色都是因缘所化,以此推之,实法与因缘并无不同。  罗什回答:大乘论说众生空、法空;小乘论则说众生空。佛陀为钝根众生说无常、苦、空;为中根众生说一切无我,安稳寂灭泥洹;为利根说一切法从本已来不生不灭,毕竟空;佛陀随众生所解,于一义中,三品说道。佛陀或说众生空,或说法空,因此,说色为实法有,乳等为因缘有,二者互不抵触。  十五、次问分破空并答  慧远问:《大智论》推叠求本,以至毛分,更至极微,极微即是色、香、味、触。极微的说法,有何根据?  罗什答:佛法中无微尘之名,只说色有粗有细,都是无常,乃至不说有极微极细,大乘经中,随凡夫说微尘名字,不说有其定相。佛法中有二门:无我门说五阴、十二入、十八性、十二因缘,决定有法,但无有我;空法门说五阴、十二入、十八性、十二因缘,从本以来无所有,毕竟空。  十六、次问后识追忆前识并答  慧远以《大智论》谓“前眼识灭,生后眼识,后眼识利转有力,色虽暂有不住,以念力利故能知”而生疑,请问:前识后念是相待而生,是前识灭而后念生,或一时俱生?后念能否追忆前识?  罗什以灯火为喻,回答:佛陀告诸比丘,心住者,当观无常相。以心相续不断故,名为心住,相续中念念生灭故,当观无常相。犹如灯炎,虽有生灭,相续不断,名有灯炷,而有其用。若炎中生灭故,则无灯用。众生的心虽念念灭,以不断故,而有其用。能以后心缘于前心,才能以后念追想前识。  十七、次问遍学并答  慧远问:菩萨与二乘人观诸法生灭有何不同?  罗什回答:二乘人虽观生灭,不别于不生不灭。  自此以下,为说明遍学,慧远、罗什又相互提出八项问答。  十八、次问住寿义并答  慧远问:经典上说修习四神足,可以住寿一劫余。诸佛菩萨有住寿之事吗?如果有住寿一事,是法身或是变化身?  罗什回答:说住寿一劫余,是传者所生,佛教中无有此说。《长阿含大泥洹经》说,善修四如意的人,欲寿一劫或减一劫皆可成办。  从上述三卷十八章所讨论的问题中,可以明确看出慧远大师对佛教教义理解的大概。因此,可说是慧远大师思想的具体显示。在十八问中,以法身问题所占篇幅居多,由此亦可看出“法身”是慧远大师最为关切的问题。又慧远大师以谦冲态度,不断与鸠摩罗什切磋、论议,这种永不厌足的精进心与求道心,是学佛者的典范。  本书以鸠摩罗什回答慧远提出的佛教义理疑问,显示出当时佛学的水准,尤其对往后在理解佛教思想史上,不仅具有相当贡献,同时对印度和中国的思维,在程度对比上,具有重要的意义。今收录于《卍续藏》第九十六册、《大正藏》第四十五册。  □试述鸠摩罗什对法身的看法。  □东晋时代,我国对佛教义理的认识如何?  □试述慧远、罗什的关系。  □试述慧远的佛教思想。

\

相关文章

猜你喜欢

  • 法华经全文

  • 法华经注音

  • 法华经注释

版权所有:法华经原文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