忆佛念佛 “若众生心,忆佛念佛,现前当来,必定见佛”,这就把前面的比喻整合成一种法上的落实。首先看“众生心”,我们是众生——身心五蕴的和合,众缘和合为众生,我们这个众生的心都是生灭心,都是污染心,都是分别心,都是高下心。们当下这个心就是这个状况。众生心是不清净的,但没有关系。我们众生心,如果没有相信阿弥陀佛像亲友像慈母一样关怀我们的时候,没有认知到我们在三界六道轮转的苦难的时候,我们这个心都是向五欲六尘奔逸过去的,念念都是名啦,利呀,家亲眷属哇,人我是非呀,财富啊,等等,都是在这里胶着的。这些五欲六尘、这些恩恩怨怨,都是使我们这个众生的心越来越暗冥,就是无明熏我们的心哪,熏得越来越黑。 所以当下这颗心,我们系缘在哪个境界上是很重要的。不念佛,念念都是尘劳,念念都是五欲六尘;现在听闻到佛法,知道法界当中这桩大事——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慈悲,我们就转而换一个系缘的对象,即“忆佛念佛”。这一念的旋转可是非常不容易的了,无量劫以来我们忆念的都是六道的境界。现在要转为忆佛的境界、佛的名号、佛的相好光明、佛的本愿功德、佛的无量的慈悲智慧,这种旋转是要有信心,要有智慧才能旋转得过来的。这里是众生心来忆佛念佛,这个“心”——一定要用心去做这个事情。用心,不是说口里念一念,心里不在这上面。这种“忆”,是要你全身心地去忆,是要我们有心灵的贯注——所谓的重心,是最重要的一桩事情。这个“忆”,忆是什么?忆就是记忆下来,不忘记。这个“忆”,有时候在开始念佛的时候,暂时地系念回忆,就好像我们曾经到过某个地方,你回忆一下,这个境界、这种情景就出来了。那么阿弥陀佛的功德、阿弥陀佛相好光明,是我们一切众生本具的,通过阿弥陀佛果地上给我们圆满:释迦牟尼佛在经典当中给我们的这种宣示,告诉我们这桩事情。我们常常能忆得起来,忆佛的相好光明,忆佛的名号功德,这就是忆。“念”呢?它就更近了一步,不仅是忆了,而且把这个弥陀名号功德、相好光明,执持在自己的内心长久地去熏习,直至比较熟悉,心一起来就能够缘念到佛号上,缘念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上。所以这个“忆”和“念”有程度上的浅深,但是它所系缘的境界都是佛的名号。 这就告诉我们,日常生活怎么去用我们的心。这个念头是心猿意马呀,很难控制的:一下子上天,一下子入地呀;一下子高兴,一下子嗔恨哪。它非常无常啊,所以这个心是最难把控的。尤其是我们现在烦恼越来越重,欲望越来越高,这个心就更把控不了啦。你看现在,为什么抑郁症越来越多?精神障碍越来越多?乃至于失眠、失眠人数越来越加剧?说中国大陆已经是三分之一的人,有程度不同的失眠症,就是我们的心已经是非常狂躁了,连睡觉都不得安稳了,都得要吃安眠药啊。那么佛是宁静的,佛是光明的,佛是慈悲的,佛是平等的,如果我们的心来忆念这样佛的果地上的功德,它就反作用于我们狂躁的心。 所以有个比喻,佛号就像清水珠:清珠投于浊水,浊水不得不清;佛号投于乱心,乱心不得不佛。有一颗珠子叫清水珠,投到浑浊的水里,随着这个清水珠的力量,它就澄清了。用这个来比况阿弥陀佛的名号——万德洪名、具有法报化三身功德的名号,投到我们众生这种染污的、生灭的、分别的、执着的心里面,我们这个凡夫的心也由着佛号的清净、无生、平等的那种力量去转化。所以佛号投于乱心——乱心就是我们凡夫的散乱的心,乱心不得不佛——这个散乱的心不得不佛。佛的心是什么?它是高度有序的,它是寂静的,它是有这个照用的。这个佛号就真的是一个阿伽陀药,对治我们心理当中很多的烦恼、很多的偏执、很多的残缺。 所以我们一定要转换一个系缘的对境——这个境是佛的境界。但佛的境界太广,我们系缘不上,所以由这个广的佛的所有的境界,就凝结在这个单一的名号里面。我们只要忆上了这个名号,心系缘这句名号,就等于把西方极乐世界全体的依正庄严的佛的境界全都系缘上了。那么我们的众生的生灭、染污的心,能够系缘上佛的境界,这种转化的功德就很大。这就用法相宗的话来说,叫做熏变:不可思议熏,不可思议变。因为这个名号是真如实相,那么系念这个名号的时候——你去忆这个名号,念这个名号,就是真如熏无明。熏无明就在我们的这个无明染法的心里面,熏习一颗新的种子。我们具有如来藏性,但是全体汩没在我们的烦恼里面,这个烦恼有见惑、思惑、尘沙惑、无明惑,所以佛教的这个名相就叫在缠如来藏。你在烦恼缠裹当中的如来藏,虽然有,但是起不了作用。就好像一面镜子,你这面镜子本体它是可以照天照地的,但是蒙上了很厚的尘垢,所以这个镜子的光一点都透不出来。那么我们忆佛念佛在做什么工作呢?就是把这面镜子“洗濯垢污,显明清白”:把这个镜子上的垢污把它洗掉,只要这个垢污洗掉,镜子本有的光明就现前了。这个镜子本体它是有光的,就表明我们的如来藏本体是寂照不二的,是有无量光的。但我们无明把它遮住了,覆盖住了。所以这个忆佛念佛的功夫就是使我们本有的如来藏出缠,出缠就是出离这个烦恼系缚的这样的一个境界,成出缠如来藏。 那么这个忆佛的功夫、念佛的功夫也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。如果我们真正有信心,知道慈母在忆念我们,我们去忆念慈母的话——这里面是用身心去忆念的,你去忆念的时候,并不妨碍我们日常的生活。比如你上班的时候,你有件很重要的事情,虽然你人在这里上班,但你的心思都放在那件很重要的事情上面去了。我们忆佛念佛也要这样,虽然我们在日常生活,为了生计要做种种的事业,要讲种种的话,但是我们的内心要挂念佛的名号,挂念极乐净土,使它无论是行、住、坐、卧、闲、忙,须臾不可离也。那这桩事情就是在用功夫了,它就是一个熏的过程。功夫是要靠积功累德的,是要靠熏习的,你不可能一下子打突击就能够怎么怎么样的,那这就是叫熬哇,熏哪。这里就是每天我们日常的重要的事情,所以为了这样熏,我们给大家一个任务,比如一天一万声佛号、三万声佛号,你去完成它。你不可能一天到晚都是被这个五欲六尘去熏,没有一点时间被这个名号的光明、真如佛性去熏,那我们就很难谈得上修行的功夫了。修行功夫就像水滴石穿,你平时就要去做这个功夫,在你的日常生活当中都要去作,有工夫就念——念出声音,那做其它事情就忆念——身心忆念。 那这样的过程当中,它在我们的行为上、心理上是有作用的。你就是忆佛念佛,上根利智就能够伏住烦恼不起恶念,由于你以忆念佛的力量故。佛的力量是慈悲的,你就很难生起瞋恶的念头;佛的力量是平等的,你就很难去分别执着;佛的力量是谦逊的,你就很难去傲慢。这就是熏习的力量,能改变我们的行为。即便烦恼重的,他的习气很重,非得造恶不可,但是由于他有忆佛念佛的这样的一个力量,造恶也会造得比较轻一点;打人,下手可能也会轻一点。就一个人瞋恨得都要去杀人,如果平时他不忆佛念佛,可能就是用刀刃去干下去了;他有忆佛念佛这样的功夫,可能在关键时刻就用刀背砍一下了。他就会有这样的一个情况,下手都不至于太狠。是不是啊?如果你不忆佛念佛,不清醒,他就可能很狠。所以一般上战场打仗的时候,他的军队都是让战士喝酒吃肉,喝酒吃肉就让他狠一点嘛。当时佛陀在世时说,寺院旁边有一个饲养大象的地方,这个大象在旁边听了很多的这种诵经梵呗,慢慢子心就很调柔了。有一天打仗——国家打仗的时候,这个大象再上战场呢,就没有战斗力了,它就逃跑了,搞得这个国王第一阵就打败了。到底怎么回事?这个大象都不管事啊?还是他的大臣说:“大象还是可以管事的,放错了地方啦——你不能放在寺院旁边。”结果就转移一个放的地方,放在屠宰场旁边,天天听杀猪、杀牛的声音,这些大象的心也越来越刚硬,一到战场就猛冲啦——打胜仗了。所以这些都是潜移默化的,你熏什么,就是什么:用什么东西来熏,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一个东西。我们现在是要修出离道的,是要想成佛的这个发心,一定要用佛的名号——佛的智慧、佛的所有的功德,来熏习我们这颗心。
——2009年3月大安法师讲于广州大佛寺
版权所有:法华经原文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