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随着佛学热的兴起,媒体也开始将目光投向这个历来被称为方外之地的,多少有着某些神秘气息的所在。在沉静的黄墙内,在缭绕的香火中,在悠长的梵唱中,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世界?究竟生活着一群怎样的人们?在有些人眼中,他们是令身心得到安顿的精神导师;在有些人眼中,他们是被社会潮流抛弃的弱势群体;在有些人眼中,他们又是有着别样追求的人生勇士。
《坐看云起》是济群法师历年访谈的首次结集。其中,有《人物周刊》、《南方人物周刊》、《胡润百富》等社会知名媒体的专访。作为佛门外的观望者,他们所关注的话题,正是很多民众感觉模糊而又希望了解的。比如“高僧”,似乎是一个人人皆知的概念,但这个称呼究竟意味着什么?其标准又是什么?再如寺院的定位,究竟应该是专修还是发展,是关闭还是开放,是遗世独立还是走进人间?此外,还有佛教在弘扬中存在的问题、清规戒律在现实僧团的作用、宗教是否有能力改善社会人心、佛教能为当今社会做些什么等热门话题的探讨。在这些提问中,或是出于好奇而想寻找答案,或是因为困惑而想澄清真相,或是希望求证而想得到回应,凡此种种,反映了人们对佛教的陌生和误读,也传达了人们对信仰的需求和期待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,又折射出当今教界存在的某些乱象。
释尊入灭后,历经正法、像法时代,修行证悟者渐次减少,终至末法,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。这似乎成了有些人不思修行、不遵佛制的理由——既然身处末法,大环境已然如此,不论怎样努力,也是无力回天,无可奈何的。事实是这样吗?
须知,法是法尔如是的。从这个角度来说,只有末的人,而没有末的法。所谓的正和末,只是表现于不同的佛法住持者。这一方面取决于僧团的健康与否,另一方面,也取决于信众的整体素质。如果大众都能依教奉行,内修外弘,当下就是正法。
身为佛子,当行佛事。我们在这个时代需要做的,不是叹息,不是推诿,而是加倍的努力,加倍的担当。这,正是我们编选这本访谈的初衷。
书中收录的各篇访谈散见于不同刊物,时间跨度也长达十年,但始终贯穿着法师不变的愿力,贯穿着对教界和社会的关注,贯穿着坚持不懈的思考和实践。正是在这种一以贯之的努力下,作为法师教学基地的“戒幢佛学研究所”已在多年探索中逐步形成具有佛教传统和自身特色的模式,而陆续推出的人生佛教、修学引导、以戒为师、佛学研究系列丛书,也已出版百余万字,对引导信众修学和加强僧团建设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。
那么,法师是怎样走入佛门,进而走上弘法道路的呢?又是怎样在教化大众的过程中逐步调整方向,将弘法重点转向佛法修学体系建设的呢?我们希望,读者从法师讲述中了解到的,不仅是一些行诸文字的答案,更是他的心路历程,他的思考,他的悲心,他的愿力。
版权所有:法华经原文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