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华经原文网

《觉有情》-食的艺术

发布时间:2019-11-10 10:39:38作者:法华经原文网

  菩提心灯以大悲为油,大愿为炷,无所得为方便。——庄严经  

  今天要与大家讨论的是佛法对‘食’的观念。  在阿含经里,佛陀说:‘一切有情皆依食而住’,住的意思是‘维持’,表示必须有‘’才能维持有情的生命,就像油灯要随时加油,才能继续燃烧,至于我们的生命到底要加什么油?这就大有内容了。  唐代有一位赵州从谂禅师,凡是有人问他:‘什么是佛法?’或者问:‘什么是祖师西来意?’他就说:‘吃茶去!’  如果我们就这么一句话来解析,‘吃茶去’跟修学佛法有什么关系?  首先,我们会想到‘吃茶’的内容,是冻顶茶?还是乌龙茶?再者,茶要用什么容器装?茶壶?茶杯?瓢?或是用手捧?和着什么水质?什么火候烧出来的?在什么情境、心境下喝茶?这些是不是很重要?真正的问题在‘吃茶去’是谁去吃?口渴的人吃还是不论什么人都吃?可是老和尚并没有问你会不会渴、要不要喝茶?老和尚不做这么多的诠释。  ‘是谁吃茶?’这是佛法中最重要的课题,今天我要和大家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,但是现在我们暂且把这个公案放下,先来讨论什么是‘食’?食的内容是什么?要如何摄取?你自然会明白什么叫‘吃茶去!’  杂阿含经里曾提到:‘有四食资益众生,令得住世摄受长养……’佛陀当初发心修道时,曾参访了苦行林,当时印度许多的苦行者为了求得生死的解脱,拼命刻苦自己,甚至不进粒米,只喝水充饥,目的是想要藉着最低限度的生活需求,脱离物欲的拘累,以达到心灵的自由。  佛陀在成道以前也是如此苦行了六年,最后才觉悟到解脱并不只是肉体上的断食、折磨即可获得,而是要合乎中道,最根本是心地污垢的扫除,于是接受了牧羊女乳糜的供养,至菩提树下成等正觉,同时与佛陀共修的侨陈如等五人以为佛陀退失道心,因此怀疑佛陀正觉的真实性,佛陀于是为他们说了四种食,明白指出饮食对有情的重要,以及解脱入门的方向。[段食]  第一段食,就是段落性的食。段落性的意思有二种,从时间上说,并非一直不断地吃,而是有段落性的。如从前的人一天吃三餐,而现在的人,一天已不只吃三餐,遇上肠胃不好的人,还得少量多餐。其次‘段’是把所吃的东西切断,送到口腔时也需要咬碎、咀嚼,才能消化吸收,这都是段食。  段食又叫‘粗抟食’,人体需要铁、钙、磷、碘……等元素,人还而要粗抟食,不管是饭、面、面包或肉类、蔬果……,都是有质感的东西,它可以直接资益营养肉体,是有情维持一期生命最基本、不可或缺的条件,尤其是欲界的众生,所以又叫‘粗抟食’。[触食]  第二触食,触是接触、感觉,由六根对六尘境界,起六识产生认识,而生合意、不合意的感受就叫做触食。  段食强调的是有实质的东西,中国有句谚语‘民以食为天’,事实上,对欲界众生而言,吃的不只是质感,还吃它的颜色、味道、香味、声音、触觉……。  所以,‘食’已不只是物质的吃,还讲究色、声、香、味、情调等种种感觉。举个例来说,如果餐桌上杯盘狼藉,东一条抹布,西一只袜子,你吃得下吗?你们会蹲在毛坑旁吃东西吗?这些都是一种‘感觉’的问题,所以现代人吃东西,讲究餐厅要装潢,灯光要柔和,桌上要花,甚至菜里要花饰点缀,还要配合音乐……,五花八门、奇招百出。  什么是‘感觉’?就是六根接触六尘生出种种觉受--眼对色、耳对声、鼻对香、舌对味,身体感觉冷、热、痛、痒、酸、麻,乃至别人给我们的喜悦、压迫感等等都是;众生一直就是生活在感受的世界里,感受是一种欲,也是维持生存所必需。我们的生活,‘段食’占很小的部分,而感官的接触却是随时随地都在发生,因此触已扩及衣、食、住、行、育、乐。  譬如穿衣服,如果觉得这件好,就会禁不住手舞足蹈,这是一种感觉,每次出门前,总要在镜子面前大费周章。大家分析一下自己,穿那件衣服的背后是什么在影响你的选择?美感、方便、舒适、地位、身分、流行、风格、年龄……太多大多了,这都不外是为了让自己在别人的感觉中获得‘好’感。  古代人如果能穿绸、穿缎叫做‘好命人’,现在穿绸穿缎是不是好命人?如果一大群朋友都穿牛仔裤,唯独你却穿着绸缎旗袍,你会有什么感觉?设若社会上大家都流行穿迷你裙、长统靴,而你还没有这些装备,就会觉得跟不上时代,内心委屈极了。生活里,类似这样的事情很多,像今天各位发心受八关斋戒,不仅洗尽铅华脂粉,又把身上配戴的饰物 项炼、手环、耳坠子全部卸下,这时你觉得自己很轻松很自在;但回到家里或公司,你却觉得打扮打扮,穿戴琳琅满目也很满意。  人往往就在这些浮现的感受(触食)上打转,衣饰要赶上时代,轿车要追随新潮,连所养的宠物也一样;有的人一天到晚对着镜面,左照右照顾影自怜,在乎自己的美丑高矮,患得患失便从这里产生。对于这些问题你要重新去思考,而且自我肯定--我就是要穿这件,我穿这件很得体,在内心要有这种自我语言,你才能活得自在,否则你将永远活在别人的看法里。  事实上,我们也一直活在别人的感觉里,穿着制服挂上名牌时,人家知道我是什么机关或学校的人,由我的谈吐行动知道我的家庭教育、学校校风,尤其走出国门,人家一看皮肤、头发、眼神,也可以有个印象,这都能构成自己的感觉、别人的感觉。任何一个行为--衣食住行、育、乐、声音、语言的背后,都能产生自己和他人的触觉。  ‘触’也是一种维持生命、资益身心所必需的条件。现代社会大家一直在呼吁消除脏乱、噪音、落尘,改善交通秩序,希冀找寻个较整齐、清洁、有秩序,又达到安详的生存环境,我想这是人性的自觉,比佳肴满桌、披挂金银珠宝对人的存活实有更大的滋养。  ‘触食’既是根对境所起的种种感觉,合意就产生乐受,不合意就产生忧受、苦受,即所谓喜、怒、哀、乐、爱、恶、欲七情。但是,这种种的触受,并不是绝对不变的。  最近有位老菩萨问我,说她很烦恼,不知该怎么办?她说每天三点就起床礼佛、诵经,然后做运动,等吃过早餐,孙子们都上学去了,她老人家就会进房休息一下,但每每在她似睡非睡的时候,就被撞门的声音吵醒。起初,她以为是老伴儿从外头运动回来,于是交代他以后不要吵她。后来几天,她还是被那声音吵醒,心里纳闷到底是谁在捣蛋?中午吃饭时,她看到媳妇脸臭臭的,心想:是不是自己起得太早吵到她,所以她才不高兴,故意来撞门?老菩萨愈想愈生气,就跟儿子讲,儿子于是责怪媳妇不应该,最后使家里的气氛变得很不愉快。我告诉她说:‘以后听到声音,应该起床看清楚,到底声音从那里来,才不会因为无知而产生误会。’  事实上,声音本身是空性的,可是听到的人依着各自的疑忌、忧惧而生出不同的感受。如果声音是孙子撞的,她会想:这小孩实在太皮、太没规矩了,尽管如此,还是可被原谅的;如果是她老伴撞的,她会好言相劝;如果是媳妇撞的,可能就对她生恼了,认为媳妇跟自己过不去。所以一切的觉受无不是由你我内心的分别、计度滋生出来的。  吕氏春秋有一段记载:有个人的斧头掉了,怎么找也找不着。隔天,他突然发现邻家的年轻人行动鬼鬼祟祟,愈看愈像个小偷,他想一定是这个年轻人偷了,他心里非常生气,对那年轻人也很不客气。过了一段日子,有一天他清扫水沟时,无意间竟在沟底发现了那把遗失已久的斧头。第二天,他再去看邻居那年轻人的举止,‘咦!和以前一样,仍然是那付鬼祟的德性啊!’可见对于别人的行为习惯,有时候我们要尝试去了解,而不是先把自己的感觉、情绪放进去,这是一种修养。  日常生活中,我们都会有无数的情绪不断地干扰身心,如果你希望能拥有平静的生活,那么你必须学着把每一件事情‘看清楚’--在家里不能不看,上街也不能不看,对于每个人的面孔也不能不看,有时对方在沉思,我们硬要说对方脸臭臭像在生气,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,要打开你的耳目,注意听、注意看;而且在内心要反省:同样一件事,同一个情境,我生气懊恼,别人为什么能安心自在,其关键在那里?  曾经,我和心师父、明师父三个人去溪头。那天晚上却找不到住宿的地方,于是就在山上一间民房借宿,当时天色已晚,我们讨论一下事情后就休息了。  第二天大清早起来,迎头看见房东二位老人家,穿戴得整整齐齐从外面进来。  ‘阿弥陀佛!你们那么早去哪儿啊?’我纳闷地问。  ‘去呼吸新鲜空气!’  ‘这里的空气不好吗?还要去外面呼吸新鲜空气?’我更不解了!  ‘我们去“停车场”呼吸新鲜空气!’  大家不要觉得奇怪,这叫生活的多元性,他们住在山区,如果叫他们去观光旅游的话,他们宁可去逛百货公司、地下街;而城市的人要旅游的话,泰半选择山区、海滨,人烟稀少的地方。人的生活也是一样,需要工作、休息和娱乐调适得当,才能促进生理、心理的健康和精神的愉悦。  但是在这里有必要澄清的是,所谓休息并不是只有睡觉,无所事事闲散着才叫休息,有时这样反而演变成熬夜搓麻将、聚众赌博、玩电动玩具、飙车……,这些在佛法中不叫做‘食’,因为它不但不能资益身心,反而导致体力耗损、精神堕落。因此应做些积极性的自我建设,从肉体生活到知识生活更臻于智慧生活,才能拓宽个人的视野,培养接受容忍的人生观,也才真正是资养身心的‘触食’。[思食]  第三思食,思是在生命过程中,能使人不断去感觉,并从事种种活动的意志力。所谓‘做种种活动’,就是我们身体要做什么动作,要说什么话之前,必需要透过思惟才决定自己的行为。譬如:我站在这里,是要往前跨,还是停留不动,这要心思来衡量决定,又如参加妇女学佛营,如果不是‘思’心在鼓励各位做宗教生活的培养,你们现在不会坐在这里。所以,‘思食’可说是一切行为的根源,它包括了人的思惟、推理、判断、想像、记忆及抱负等等,比较属于个人性而且隐藏性的内心活动,在五蕴中是属于想蕴和行蕴。  这股驱使他如此做的力量就是意志、意欲,一股渴求生存的强烈意志力。西方哲学家叔本华在他意志哲学钜著「意志与观念世界’中,归纳人类生存过程中种种的现象不外是意志活动,他认为意志的行为与肉体的活动是同一件东西,只不过是以完全不同的形式呈现出来而已。世界奥运纪录上有位一哩长跑最快的选手康宁汉,他小时候两条腿被烫成重伤,医生说他这辈子都不能走路了,但他凭著「我不相信天下有不可能的事’的信心和意志力,坚毅的跑在自己生命的运动场上。  所以,‘思食’是人生不可少的粮食。一个人的成败,乃至他生命发展的方向,是重物质,还是重理想,是具有不屈不挠,举世誉之而不加劝,举世毁之而不加阻的远大抱负,或者怨天尤人、苟且偷安、郁闷地过一生,这一切人生价值取向都决定于他如何摄取‘思食’,因此‘思食’是我们所有行为的主脑。一切善、恶业的造作,无不是以‘思食’为延续、推动的最大力量。  有一篇记载说当年亚历山大大帝为征服欧亚非三洲,率军到处攻城掠地,军队每攻下一个城市,士兵们为享受战利品,遍尝天下美食,于是拼命吃喝,而后再想办法全部吐出来,以便能再接受更多美味的食物,那行为的背后有一套对‘食’的想法。  日本一位很有名的高僧--良宽和尚,自己住在山脚的茅蓬中修道。有天一个小偷跑进老和尚的茅蓬,想偷些财物,东翻西找,尽是瓦砾、石块,没有一样值钱的东西,小偷正悻悻然准备离开时,却撞上老和尚。老和尚见小偷两手空空,就笑着告诉他:‘我白天都找不到了,你晚上怎会找到呢?如果你不嫌弃,我身上还有一套衣服可以送你。’ 于是把唯一的衣服脱下来给了小偷,小偷接过衣服,仓惶夺门逃走,对着惊慌离去的小偷,老和尚说:‘我真想把美丽的月亮也送给他。’这又是另一种生活型态的决定。  所以,人有时不一定要把自己的喜、怒、好、恶表达出来,但每一个身行、语言无不是在表示个人内心意念。从思食的影响,更肯定人应该培养正信的宗教信仰和纯洁的宗教情操,这也才能支持自己去关怀大社会,奉献力量,提升自己,开发生命的潜能。[识食]  第四识食,识食的‘识’指的是第八阿赖耶识。我们平常所摄取的菜、饭、……等段食,最后都会转变成我们的体质,譬如说我们早上吃了豆腐,现在肚子里面还有没有豆腐?若有,豆腐还是豆腐吗?若没有,为何消失?联想的是;这个身体是我吗?若说是,那是由白菜、豆腐变成的。如果说不是,那又是什么力量促使这些食物转化成为我们的身心?  由医学的研究,身体的细胞一直不停地在转换;段食提供了肉身之所需,但在色身的新陈代谢背后,还有内在的心理活动资养 受食、思食,就是现代心理学所说的知、情、意,但佛陀更进一步观察到众生有一个看不见的、神秘的‘转化’力量,此即‘识食’。如茶,提供了人解决口渴的欲求,但明了欲求,且能主宰,将茶与欲求结合连贯的却是‘识’。有情即有‘情识’,这是有情所以成为有情的关键,如果不是‘识’执取包身,执取知、情、意,执取‘我’,让生命持续,那么,你我也只是一团无精神活动的‘无机物’而已。  经上说:识不执取,名色不得增长。就拿人的开始来说,在父母和合时,识执取父精母血成有机体而受胎,乃至出胎、成长,终其一生都是识的执取,尽管身体由幼变少,由少到壮、到老;思想更是攀缘性的,时刻在对境的变化中,价值观也不同了。我们找不到一成不变的我,但因识的执取,这期生命的身心世界才一直延续而达完整一致性,识一旦离开,生命体也就死亡,所以在唯识学上谓之‘去后来先作主翁’。  人不是一死百了,由于识的执取,我们可以再来人间投胎,也可能换一个躯壳到鸡、鸭、鱼等族类中轮回。如果这辈子做人,常昧着良心,屡屡做些伤天害理的事,这些行为的影响力,决不会因事情过去就消失,它还是会带到下一个轮回身、轮回处所去,它微妙地牵引着后来的人、事、物的演变,就像燃烧的柴火一样,尽管那些木头已成灰烬,但火性的影响力却可以从这根柴火延续到另一根柴火。  因此,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为自己多摄取资益身心的‘食’--善根福德因缘,将火这些书法种子,播种到我们的识田中,成为牵引生命的力量,进而不论行、住、坐、卧,每一个行动当下,我们都要做自己的主人。  所以,‘吃茶去’这句话的用意,原在引导人们深思:我活着做什么?我是谁?在生存过程中,对自己所应掌握的一定要很清楚,如果听到说:‘吃茶去!’我们即在茶的品种或吃法上起分别,便已失去古来祖师大德所要拈提的真义了。  所有修行法门目的在超越轮回,超越的基础功夫便是观察当下的身心,对佛法有贞定的信仰,这信仰走得回到佛菩萨身上去!也就是说一方面要证悟空性,另一方面要修习本尊,修习本尊的意思是你念阿弥陀佛,无时无刻你都要学阿弥陀佛,最后你自己也成为阿弥陀佛:你念观世音菩萨,你自己就要化成观世音菩萨,寻声救苦;修地藏王菩萨就是要发起‘地狱不空,誓不成佛’的弘愿,修行就是要找到这样的东西。

相关文章

猜你喜欢

  • 法华经全文

  • 法华经注音

  • 法华经注释

版权所有:法华经原文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