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华经原文网

世间之人情执牢结坚固

发布时间:2019-11-11 10:33:45作者:法华经原文网

世间之人情执牢结坚固

或时室家父子,兄弟夫妇,一死一生,更相哀愍。恩爱思慕,忧念结缚,心意痛著,迭相顾恋,穷日卒岁,无有解已。教语道德,心不开明,思想恩好,不离情欲。昏蒙暗塞,愚惑所覆。不能深思熟计,心自端正,专精行道,决断世事。便旋至竟,年寿终尽,不能得道,无可奈何。

前段总举业力凡夫因贪瞋痴三毒烦恼,不得悟明佛道,故而经历恶趣,受苦无穷。此段又具体阐明众生愚痴所生起的过失。众生在长劫的轮回中,父子兄弟夫妇等六亲,悉皆恩爱难舍,然生死无常,生离死别,痛苦难忍。回忆昔日你恩我爱的生活,更是思忆恋慕,绵绵不断,终日以泪洗面。别离的忧念,孑然一身尤感哀痛,真可谓;天长地久有尽时,此恨绵绵无绝期。其间愁肠百结,深心顾恋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无有解开忧思之时。

世间人的这种情执,牢结坚固,纵然有善知识对他开示人生苦空无常、缘聚缘散、因果业缘的道理,他还是听不入耳,忧结如常。内心的智慧光明不能开启,恩爱情欲难离,内心暗冥闭塞昏朦,为愚痴烦惑所覆障,不能静定心智,深思熟虑,了达世间诸法的梦幻,摒弃虚妄的情见,专一精进地修行佛道。愚痴的众生,总是徘徊于爱欲之中,颠倒迷惑,悲欢离合,乍喜乍悲,无常迅速,很快到了寿命终尽,仍然不闻大道,不能出离三界轮回,虚生浪死,如是之人,触目皆是,甚可哀愍。

印度有一个号称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的泰姬陵,就是国王为他去世的妻子所建造。这个陵墓用了两万工匠,建了十八年,非常的精致。泰姬陵就在离皇宫不远的地方,国王每天守望着泰姬陵,回忆初恋时的一幕幕甜蜜情形,更添无穷的哀思。在世间法来看,国王的爱情坚贞,值得赞叹,然国王念念离不开情欲,自然治理国是亦既荒废,结果政权被他的儿子夺去了。英国的温莎公爵,亦是不爱王位爱美人。

爱不重不生娑婆,欲界众生最重的烦恼就是情欲。经云:;人从爱欲生忧,从忧生怖,若离于爱,何忧何怖?可见情爱淫欲是最深重的可怕的愚痴。我等众生修行佛法,最先就得对治这种烦恼。或修行不净观,治其标;或具观空的般若智慧,治其本;或一心念佛,仰靠佛号之清净光加以转换。了知情欲之可怖,如避火炕,极生厌离,效法莲池大师,蓦然跳出恩爱围城,其《七笔勾》诗中有云:;凤侣鸾俦,恩爱牵缠何日休?活鬼乔相守,缘尽还分手。嗏!为你俩绸缪,披枷带扭,觑破冤家,各自寻门走。因此把鱼水夫妻一笔勾。能断爱根情缘,莲华佛国,往生有分。而有一类净业行人,终日念佛求往生,而仍不能往生满愿,其根本原因仍是;爱桩未拔,情缆牢固故也。(截流大师语)冀诸净业同仁于斯瞩意,猛醒共勉!

总猥愦扰,皆贪爱欲。惑道者众,悟之者少,世间匆匆,无可聊赖。尊卑上下,贫富贵贱,勤苦匆务,各怀杀毒。恶气窈冥,为妄兴事。违逆天地,不从人心。自然非恶,先随与之,恣听所为,待其罪极。其寿未终尽,便顿夺之。下入恶道,累世勤苦,展转其中,数千亿劫,无有出期。痛不可言,甚可哀愍。

这一段是开示由愚痴所生起贪欲的烦恼。五眼圆明的佛陀,以无尽大悲,开示我等众生深潜的烦惑与业行。我等众生的生命行为鄙俗、低贱,偷鸡摸狗,钻墙逾垣,无所不为,内心昏愦,行为喧杂无礼。如是心行的原因,佛陀一句道破,滔天之下,各色人等,悉皆贪求爱欲,欲境虽多,大数有五:一者色欲,谓男女形貌端正,世间之人,谁不生爱着;二者财欲;三者名闻欲;四者饮食欲;五者睡眠欲。众生不了多欲为苦,终日竞夜,于黑暗鬼窟中作活计。不知欲是苦本,且将苦作乐,贪求不已。于此五欲中,色欲为最。色之为欲,其大无外,幸赖只有一种,若使有另一种烦恼力量与色欲相同,那普天下之人,没有一个能够修行清净佛道的。

昔印度有一位来自泰西拉一的魔咒大师,他把咒术全部教给了弟子。当徒弟学会咒术准备另求发展时,大师给了他最后的教诲:;我已将我所知道的一切咒术都教给你了。对于那拥有尖锐的牙、叉角或头角,甚至大獠牙的动物,你不必害怕,你会得到保护。然而有一件事是我不能保证你能得到保护的,那就是女人的魅力!对此我无能为力,没有咒术可以让她远离你,你必须好自为之。古往今来,多少俊杰英雄,多被色欲所迷,如周幽王之爱褒姒,而丧身亡国;频婆娑罗王以色欲故,身入怨国,在淫女梵摩房中;优填王以色欲故,截五百仙人手足;另有五通仙人,或闻女人沐浴歌声,或被女子以手擎接足,遂失神通。证知色害尤深,令人狂醉,丧失善法,生死根本,良有以也。

由于贪爱的种子,生起贪爱的现行,又由贪爱的现行,熏成贪爱的种子,循环不息。由是障蔽心性本源,迷惑于正道良知者多,了解领悟者鲜少。在爱欲苦海中漂沦,匆匆地度过短暂的一生。没有善业、道业可资依赖,唯是牵入恶道的业力,可不哀哉!无论是尊贵之人还是卑下之人,还是;贫富贵贱之人,悉由无明爱欲,生起种种瞋恚的过失。社会各色人等都在很辛苦匆忙地经营资生事业。为了赚钱,不惜以健康乃至生命为代价,夜以继日,加班加点。忙碌,尤其成为现代人的生活写照。好像越忙越有人生价值,闲暇却是贬义的色彩。人成为工作狂,又有何幸福可言。不能静下心来反观内心,又何能认识自我。真可谓忙者,心亡也。在业力凡夫层面,忙碌的动机在名利,追求名利的深层动机却是爱欲。若离爱欲,则无忧苦尘劳患,犹如莲华不著水。

然爱欲难断,如油入面,众生还是由爱欲催使,争取资源财富,以强凌弱,乃至不惜同类残杀。是故人类自有历史以来,战争便绵绵不断,辗转相杀,了无底止。诸如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斯巴达王后海伦,引发了长达九年的特洛伊战争,以特洛伊亡国覆灭告终。

\

如是说对人类之间的杀戮,或同类相怜,或害怕报复,其杀生之毒尚能有收敛的话,那人类对异类蜎飞蠕动的杀害,就更为理直气壮了,普遍的杀生吃肉,已令这个地球上弥漫了乖戾之气。;欲知世上刀兵劫,但听屠门夜半声。人类杀害了那么多动物,包括堕胎的生命,都是未来引发战争的因素。杀生的毒气,深潜在内心幽冥之处,令动物害怕,赶快逃离。往昔诸多小鸟都是靠近人群来筑窝的,人有仁爱之心,依着人的帮助免遭其他动物的伤害。而有杀毒的心,令动物一见害怕、逃离。小鸟依人,是指对有仁慈心的人而言。由于内怀杀毒,便妄作杀逆之事,如春秋战国时,诸侯士大夫死,各随其力,杀人殉葬,而且以多为荣。像秦穆公这样有贤德的国君,也杀了一百七十余人殉葬。子车氏三子,乃国之良臣,皆杀以殉葬。孔子对此恶风愤慨地说了一句话:;始作俑者,其无后乎?以木头作人形殉葬的人尚且会没有子孙后代(以启杀机故),更何况真实地将活人杀掉去殉葬,那后果尤为严重。还是自佛法传入中国以后,三世因果,六道轮回的道理传播之后,史册上才未闻有殉葬之举。

无论杀人还是杀蜎飞蠕动之物,都是违背天地之道,因上天有好生之德;杀生行为亦不顺从人心,因人心内具仁爱、恻隐之心,杀生便违背了人的良知、良心。证知杀生上逆天地之道,下违人心良知,是故杀生罪恶极大。造作杀生罪业的众生,乃是由于宿世杀罪之力,自然招集那些非法的恶因、恶缘、恶法、恶业,令他杀生的行为顺利达成,放纵残忍之性,肆无忌惮地杀戮生命。等到杀业到了恶贯满盈的程度,果报即便现前。或遇横死,或遭极刑,或冤家索命,或尪狂自裁!不等到你命数寿命终止,便顿然地消掉了自己的寿命,可见杀生者实属自杀。

\

寿命夭折,还是花报,杀生的果报是三恶道,遭受种种的剧苦,辗转在三恶道中数千亿劫。地狱的罪受过了,就到饿鬼道,饿鬼道受完了到畜生道,畜生道受完了到人道,人道又贫穷下贱,又跟你原来被杀的人又要对面,偿还命债。当你被别人杀的时候有怨恨之气,报仇又导致了新的杀业,又堕到恶道里面去,那就是;数千亿劫,无有出期。诚如《地藏经》所云:;此世罪苦众生业感如是,动经亿劫,求无出期。此界坏时,寄生他界,他界次坏,转寄他方,他方坏时,展转相寄。此界成后,还复而来。如是众生业感轮回之事,唯佛方能指陈。佛见我等众生如是苦楚,悲心切切,哀悯不已。由此大悲心,不断地来到世界示现八相成道,于此火宅苦境,宣说正法,引导人出离轮回,得大自在。我等众生当仰体佛慈,信受佛语,信愿念佛,速求往生,庶几报答佛恩于万一。

佛告弥勒菩萨、诸天人等:我今语汝世间之事,人用是故,坐不得道。当熟思计,远离众恶。择其善者,勤而行之。爱欲荣华,不可常保,皆当别离,无可乐者。遇佛在世,当勤精进。其有至愿,生安乐国者,可得智慧明达,功德殊胜。勿得随心所欲,亏负经戒,在人后也。倘有疑意,不解经者,可具问佛,当为说之。

前面佛广陈世间人由于三毒烦恼造种种业遭受剧苦的情形,在这一段就以与弥勒菩萨为代表的与会大众以对话的方式,开示对治的方法,出离的法要。释尊继而就告诉当机者弥勒菩萨以及与会的诸天人等:我在今天法会上对汝指陈的三毒过患,乃是此土世间普遍存在的事相。世人因无明烦恼,造业的因缘,违远本性良知,由此永劫不能出离轮回,获得解脱之道。汝等应当经久而深入地思惟,趋乐避苦的要诀,就是要远离三毒众恶,诸如杀、盗、淫、妄、酒,自私自利,乖张暴戾等。

为人处世,要选择善法,精进修习。善法的标准与内涵,儒佛圣人多有阐述,诸如儒家的五常(仁义礼智信)八德(孝悌忠信礼义廉耻),佛法的五戒、十善、六度、净业三福、十大愿王等,乃至六字洪名之至善,都应是吾人拳拳服膺之善法。要精进地修行,要智慧观照世间的爱欲以及荣华富贵,如花间露、水上沤、缘聚缘灭,荣盛必衰,稍纵即逝,不可能长久地保存,最终都是别离幻灭。可见;爱欲荣华本质上并无可乐之处,无须羡慕追求。

那么人生的价值与真乐在何处呢?释尊慈悲含蓄地开示,能遇佛出世,在佛的座下聆听佛法,就是大善根多福德因缘,要生起稀有难遭之想,庆幸之心。对佛所开示的佛法,尤其是念往生一法,应当殷勤精进地修持。净土一法至简至易,至圆至顿,一切有缘众生,只要信愿称名,蒙佛慈悲愿力,往生到极乐世界,即是阿鞞跋致,就能得到广大智慧,了解法界一切事理因果性相,种种神通妙用,辩才无碍,种种功能殊胜莫名。前面所述的极乐世界菩萨的功德,得阿弥陀佛愿力加被,其内证功德和化他功德等同于佛。不断烦恼得涅槃分,何可思议。

既然往生极乐世界有如是殊胜美妙,我们就得至诚念佛求往生,悠悠万事,惟此为大。就不要在这个世间随着自己愚痴贪欲的心来造恶业,不要以心为师,当师于心。吾人现前见闻觉知的是虚妄的心,是假的东西。我们不要认贼为子了,被他劫取了吾人的功德法财。所以对这妄心,要控制、要调伏、要制心一处,不要让它犯人庄稼。要制伏妄心、欲望的方法就是要持戒念佛。所以吾人不要亏负佛陀的经戒教诫,一定要认真地去信受奉行。不可外显精进贤善之相,内怀虚假。戒若冰霜,凛然无犯。信愿念佛,至诚成办往生之事,不要落在已往生人之后。自古迄今,多少古圣先贤持戒念佛,已然成办往生净土之大事,吾人亦当;彼亦丈夫我亦尔,当仁不让登莲池。否则,亏破戒律,外清内浊,表里不一,便无由往生,即是;在人后也,吾人当警觉。

最后释尊又殷勤地询问,汝等与会大众,倘若对这部经所说的法义还有不理解之处,心中或有疑问,都可以来问佛。佛是一切智人,无所不知,无所不见,又是成就大慈悲者,当可为汝等解答明白,使汝等断疑生信,如法修行,获得了生死、成佛道之大利。如是佛语,可谓婆心切切,慈悲至极。

相关文章

猜你喜欢

  • 法华经全文

  • 法华经注音

  • 法华经注释

版权所有:法华经原文网